最新动态
◎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最新动态
中医药现代研究中心发展历程回顾
发布日期:2012-05-02

 

一、中医药现代研究中心的发展历程  
  1   )中心成立的时间、起步与发展  
2007   年11月7日   为了落实学校“十一五”规划的发展目标,实现“五个转向”,促进山西大学医药门类的学科发展,加速有特色、有潜力新兴学科的培育,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服务。学校决定依托我校化学化工学院药学系和化学生物学与分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现有的学科与人才优势,成立“山西大学中医药现代研究中心”。(山大校人字[2007]31号文件《关于成立“山西大学中医药现代研究中心”的通知》)  
  2   )中心的进一步发展  
2009   年3月23日   为了加强我校中医药学科的发展和建设,逐步提升其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研究生培养的整体水平,支持中医药学科快速发展,适应山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服务山西医药科技产业和中医国际合作基地建设,经学校研究,同意:“ 中医药现代研究中心”独立建制,不定级别,按一级研究单位管理,经费和人事管理独立运行,参加学校一级研究单位的相关活动。聘任秦雪梅为“中医药现代研究中心”主任。(山大人字[2009]5号文件《关于明确“中医药现代研究中心”运行机制的通知》)  
   
二、中医药现代研究中心发展历程中的大事记  
1. 2004     8     27   日“山西省中药材   GAP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被批准建立  
为了充分发挥我省高等学校在人才、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密切产学研结合,培养一流的工程技术人才,推动继承、配套的工程化成果向相关行业辐射,建设一流的工程化实验条件,逐步形成我省的科研、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基地,为山西经济建设做出更大贡献,根据我省产业结构优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客观要求,依据山西大学等   5   所大学的申报情况,经研究决定,批准建立“山西省中药材   GAP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八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其中“山西省中药材   GAP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依托山西大学药学院及相关领域中的药学、生物学、化学、环境科学的博士点、硕士点的科研力量及科研成果而组建。  
2. 2006     3     24   日“杜冠华教授来晋工作欢迎仪式”在省政协宾馆举行  
“杜冠华教授来晋工作欢迎仪式”在省政协宾馆举行,副省长张少琴向杜冠华教授颁发了山西大学中医药现代研究中心名誉主任聘书,山西大学与杜冠华教授签署了《山西省高级人才聘用合同书》。
山西省药物资源虽然丰富,但药学基础研究比较薄弱,药学领域急需一名领军人才。而杜冠华教授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副所长,药物筛选中心主任,兼任中国药理学会理事长;“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指南起草专家,国家   863   计划主题专家,亚洲西太平洋地区药理学家联合会执行委员;担任《中国药理学报》、《医药导报》、《中国药理学通报》副主编,《   Basic and clinical pharmacology   》等   10   多种国内外专业期刊杂志编委。经山西人才市场多次赴京协商,杜冠华教授同意来本省工作,被聘为山西大学兼职教授、山西大学药物研究中心名誉主任。聘用形式为人才柔性流动,即不转人事关系,提供科研(项目)经费、助手、临时住所、交通、通讯等工作条件。  
“我准备把山西省政府对我投入的全部资金都用在山西大学的医药学学科的建设上,希望可以为山西的药学研究做出一份贡献。”杜冠华教授表示。山西人才市场负责人认为,引进某领域的创新型、领军型高级人才,不仅仅是引进了一个专家,更是引进了专家身后的一个研究团队,培养一批本土人才,进而推动本省经济的发展。  
3. 2007     12     21   日“生药学”新增为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  
为优化我省高校重点学科的布局,重点扶持一批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结合紧密的学科更好更快发展,提升高校学科建设水平,根据各高校推荐,按照“坚持标准、实事求是、客观公正、透明公开”的原则,教育厅组织专家进行了学科评审,同意新增“生药学”为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  
山西大学生药学是在山西大学化学、生命科学一级博士点和化学生物学与分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基础平台上,发展起来的药学二级学科,是山西省目前唯一具有的生药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形成了“生药质量控制技术与资源开发利用”、“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鉴定与生物转化”和“方剂药效物质基础及制剂现代化研究”三个明确的研究方向,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多学科交叉特点,对推动山西省科学发展和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该学科学术梯队结构较合理,职称和学历符合重点建设学科要求。学科带头人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学术思想活跃,能创造性地开展科研工作和学科建设,在国内有一定的影响,形成了特色明显的研究方向,取得了一批具有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的研究成果。该学科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居省内同类学科前沿,在国内有一定的影响。教学、科研条件居国内同类学科先进水平,学科发展目标明确,特色突出,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4. 2008     11   月药学发展前沿论坛“全国药学发展前沿论坛”在山西大学举行  
2008   年11月14日至16日,由中国药理学会主办、山西大学协办的“药学发展前沿论坛”在山西大学举行。论坛的主题是“发展创新药物,保障人民健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中国科协、省科技厅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及来自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医药企业的专家和代表26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这是迄今为止,在山西省举办的最大规模、最高规格的药学类全国性学术会议。  
5. 2009   年10月全国首届“代谢组学技术研讨班”   在山西召开  
2009     10     19-21   日,由山西大学联合荷兰莱顿大学在山西太原举办代谢组学国际合作交流研讨班。  
本研讨班主要针对代谢组学这一新兴技术应用的实际手段和常见的具体问题进行交流研讨。来自荷兰莱顿大学、台湾中国医药大学药学院及全国   20   个省、市、自治区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医药企业专家和代表近百余人参加了本次研讨班。本次研讨班在国内引起很大反响,极大地推动了该技术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和相关领域从业人员水平的提高,有效促进了山西大学的学科建设。本次研讨班获得了圆满成功。  
6. 2010     12     4   日“山西省人社厅引进人才专项项目结题验收会”召开  
    12     4   日下午,“山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引进人才专项项目结题验收会”在山西大学召开。会议由山西大学副校长梁吉业主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劳动保障厅副厅长王云龙、省教育厅副厅长王李金出席并讲话。  
  此次参与验收的项目为“抗抑郁现代中药的研发项目”,该项目主持人杜冠华教授是我国药学方面的著名专家、博士生导师,由省人才中心于   2006   年以“柔性引进”方式来我省工作。作为山西大学的兼职教授,其主要负责我省药物筛选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工作。专家组对此次结题验收的项目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指出杜冠华教授在我省工作以来对我省中医药产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实际证明杜冠华教授的引进是成功的、意义深远的。与会领导及专家经过认真研讨,一致同意结题验收,同时,对下一阶段的工作提出了要求。  
杜冠华教授主持的“抗抑郁现代中药研发”项目,是山西省人事厅人才引进与开发专项项目,项目实施人为我校秦雪梅教授,项目总经费   20   万元。该项目旨在通过抗抑郁有效方剂的筛选、有效方剂的验证及作用机理研究、抗抑郁有效组份药物的筛选及初步评价,为进一步开发成新药提供研究基础。目前,该项目已筛选出古方逍遥散为有效的抗抑郁中药方剂,完成了逍遥散抗抑郁药理作用的验证与最佳使用剂量的优选、基于代谢组学的逍遥散作用机理研究和逍遥散抗抑郁有效组份筛选及初步安全性评价,并已申请发明专利。  
7. 2010     12     30   日“山西道地药材质量控制与评价关键技术研究”通过成果鉴定  
2010     12     30   日下午,在我校文科楼九层会议室召开的科技成果鉴定会上,由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和第二医院、山西省药品检验所、山西省医药与生命科学研究院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对我校中医药现代研究中心“山西道地药材质量控制与评价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进行了鉴定,一致认为该项目取得了突破性成果,研究成果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山西省教育厅科技处、我校科技处等单位负责人参加了鉴定会。  
     会上,鉴定委员会认真听取了课题组所作的技术报告,认真审阅了相关资料并进行了充分的质询讨论,在对项目成果给予充分肯定并一致通过的基础上,山西中医学院副院长冯前进教授、山西医科大学药学院院长李青山教授代表鉴定委员会进一步指出,该项成果已远超出单一技术的范围,形成一项系统科研的综合成果,如其中关于黄芪豆腥气与道地性本质的研究、代谢组学方法应用于山西道地药材方法研究等成果均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同时希望课题组以此项技术为平台,进一步开发相关系列新产品,促进我省中医药产业的发展。  
    “山西道地药材质量控制与评价关键技术研究”,主要针对中药均一性和有效性质量控制难题,构建了中药色谱指纹图谱分析技术、中药代谢组学核磁分析技术、中药有效成分(指标成分)含量测定分析技术、中药   DNA   分子标记鉴定技术四大中药分析技术,系统评价了黄芪、柴胡、党参、款冬花、远志、黄芩、山药、红花、引种白菊花、牛膝等   10   余种山西道地或优势中药材的品质。该研究目前已制定、修订   5   个中药材及   15   个中成药品种的质量标准,建成   2   个中药质量研究数据库,参与建设   1   个科技部“国家科技产业基地”,产生学术论文   49   篇,均发表于国内外知名刊物,其中   SCI   核心期刊收录论文   2   篇(其中   1   篇为农林类特一级),获得国家批复药品质量标准   7   个,获得山西省批复医疗机构制剂   8   个,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并能支撑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山西)基地的中药质量研究与评价技术平台。  
8. 2011     3   月山西大学药学学科一级硕士点正式批准  
2001   年山西大学设置了“药物分析学”硕士专业方向,   2003   年设置了“生药学”硕士专业方向,   2005   年又设置了“药物化学”硕士专业方向。在历经了长达   10   年的工作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山西大学的药学学科一级硕士点于   2011     3   月正式由国家学位办审批后正式设立。  
山西大学药学类各硕士专业方向的批准时间  
名称
批准时间
带头人
药物分析学
2001年
晋卫军、双少敏
生药学
2003年
秦雪梅、张立伟
药物化学
2005年
张立伟、秦雪梅、郭炜
9. 2011     8     22   日我校举行“本草生物学   -   交叉学科博士点”论证会  
2011     8     22   日上午,我校自主设置的本草学交叉学科博士点论证会在研究生学院举行。论证会专家组由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军事医学科学院、四川大学、沈阳药科大学、中国药科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九位来自省外知名高校的院士学者组成。北京中医药大学的乔延江教授担任专家组组长。杨军副校长及研究生学院负责人、相关学科方向带头人参加了会议。  
以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倪嘉纉院士为代表的专家组成员来自化学、生物学和科技史等多个专业,他们之中有很多人在科技管理战线和研究生管理战线从事多年管理工作,具有丰富的经验。他们在听取了学科组成员的汇报之后,首先肯定了我校设置本草学专业对我省资源转型期的经济发展以及高校所具有的文化传承的功能具有重要而特殊的意义,对学科组的前期工作给予了充分认可,并从学科发展、服务地方社会经济、研究生培养和管理等多角度对论证报告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中肯的意见。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山西省作为中药材资源大省,本草学交叉学科的设置能够提供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在深入挖掘整理本草典籍文献的基础上,利用现代技术,对我省的中药材资源进行进一步开发,为提升我省药材品质和产业竞争力,形成优势品牌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论证会全票通过建设本草学科博士点的报告,并同意将论证方案上传至中国学位与研究生信息平台进行公示。  
10. 2011     11     22   日山西大学首个“科技部国际合作专项项目”顺利通过结题验收  
2011     11     22   日,受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委托,山西省科技厅组织专家组,在山西大学召开了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应用代谢组学技术从逍遥散类方中筛选抗抑郁新药”结题验收会。副校长李思殿出席验收会并致欢迎辞,科技厅以及我校科技处的相关领导出席会议。  
验收专家组由山西省科技厅从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专家库中遴选产生,由来自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等   7   位同行、管理和企业技术专家构成。在审阅有关材料(包括财务审计报告)、听取项目组汇报、实地查看研究场所、并对汇报内容进行了质询和充分讨论后,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在完成了任务合同书的基础上,在人才培养、技术引进等方面拓展了合作内容。专家组对该项目取得的成果给予高度的评价,并就下一步研究提出了加强与临床研究相结合的建议。这些建议将对推动中医药中心研究工作的改进和不断深入产生积极作用。评审专家在讨论过程中对中医药现代化方面的思考和探讨也将成为参会师生今后选择科研方向、进行科研工作的重要参考。  
该项目由我中医药现代研究中心承担,项目负责人秦雪梅教授,实施年限为   2008-2011   年,国拨经费   186   万元。通过引进荷兰莱顿大学先进的代谢组学技术,从四个类似于逍遥散的中医古方中筛选出了针对重大疑难疾病抑郁症的方剂逍遥散,进一步分离筛选出该方剂抗抑郁有效化学部位,并对其工艺、药效、化学成分及初步安全性评价等进行了研究,为申请“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部重大专项计划项目提供了坚实基础。  
这是山西大学申请到的首个“国际科技合作计划专项”项目,自   2008   年以来,山西大学又先后成功申请了四个该专项课题。  
11. 2011     12   月“山西道地药材质量控制与评价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获得   2011   年度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这是我中心自成立以来,在科技奖项上实现的零的突破。  
该项目属中药领域。质量标准的可控性是保证中药功效稳定的核心所在。本项目以中医临床常用的   10   余种山西道地药材为研究对象,围绕质量控制难点及传统感官评价的科学性问题,经过近   10   年潜心研究,探索了证明药材道地质优性传统性状评价指标科学性的新模式,综合采用代谢组学、指纹图谱、   DNA   分子标记、主要成分含量测定等关键质控技术系统评价相关药材质量,修订提升药品质量标准。  
  1   )采用生化与药理学技术首次证明了山西道地药材黄芪“豆腥气浓质佳”传统感官评价方法的科学性,明确了豆腥气的主要物质基础是正己醛,发现其含量与黄芪多种活性成分含量及主要药效学呈正相关,在山西恒山黄芪道地药材企业标准中已增补正己醛检查项。  
  2   )针对现有色谱指纹图谱技术难以指认药材中代谢产物结构的瓶颈,采用基于核磁(   NMR   )分析的中药代谢组学技术应用于柴胡的研究中,既可评价药材的均一性,又寻找鉴定到北柴胡与红柴胡的差异代谢产物,为多基源药材的有效性控制及质量评价提供了化学基础。  
  3   )建立了柴胡、黄芩、党参、款冬花、红花、陈皮、青皮、枳壳   8   个药材的   HPLC   指纹图谱,评价了不同产地或不同生长年限、不同炮制品的质量均一性,在山西潞党参、北柴胡、款冬花药材地方标准中增订了指纹图谱控制项目。  
  4   )构建了以柴胡药材(干燥根)为植物材料的   AFLP   分子标记技术体系,获得了高质量的   DNA   指纹图谱,可用于柴胡药材的   DNA   分子鉴别和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5   )建立了柴胡、党参、款冬花、远志、山药、牛膝、白菊花(引种)、丹参、红花   9   种药材单或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制订了北柴胡、潞党参、款冬花、引种白菊花等品种企业质量标准。  
     研究成果发表学术论文   50   篇,其中   SCI   收载论文   2   篇,修订提升   5   个山西中药材质量标准,完成   15   个中成药注册申请(   7   个上市品种,   8   个医院制剂),建成   2   个中药质量标准研究数据库,协助黄芪、党参   2   个药材种植基地通过   GAP   认证,推动了中药学相关学科发展及山西药材品牌建设。  
12. 2012     3     23   日山西大学与振动集团组建“山西振动制药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  
该中心是山西振东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与山西大学共建的制药领域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于   2011     11   月通过认定。山西振东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是我省首家登陆创业版的上市高新技术企业,生产的药品以品种多、疗效优而享誉全国;山西大学拥有药学、化学、生物学、管理学等多学科优势及优良的教学科研队伍。双方通过优势互补和资源整合,以突破制药领域共性技术难题为主要建设目标,以药品质量控制为重点研究方向,开展从原料基地建设到药品使用规范的全过程监控体系构建,针对企业在药品研发、生产、销售中的技术与政策法规等问题,开展合作研究和高端人才培养,并逐步探索形成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新模式。  
13.   山西大学中医药现代研究中心的研究生培养成绩斐然  
本中心自   2002   年开始招收药学类硕士研究生开始,至今已培养了   8   届学生(含   2012   届马上毕业的学生),就业率为   100%   ,主要去向有去国外(荷兰)、省外(北京、上海、沈阳等)的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等继续深造的,也有在省外、省内等科研院所及知名企业、药厂等参加工作的。详情见下表。  
历届硕士毕业生登记表  
姓名      
入学年份      
毕业年份      
专业      
毕业去向      
王光丽
2002
2005
药物分析
北京
王松柏
2002
2006
药物分析
山西大学
王爱娜
2003
2006
药物分析
山西省食品药品检验所
李媛媛
2004
2007
生药学
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闫晓强
2004
2007
生药学
山西省煤化所
张慧芳
2004
2007
生药学
中辐院二所辐射生物效应室
代云桃
2005
2008
生药学
荷兰莱顿大学留学
薛黎明
2005
2008
生药学
上海第二军医大读博
董红红
2005
2008
生药学
浙江佳欣
李英
2005
2008
生药学
上海
胡杰
2006
2009
生药学
北京悦康集团公司
张军
2006
2009
生药学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
南换杰
2006
2009
生药学
山西太原化工厂
艾文超
2007
2010
生药学
北大世佳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谢道生
2007
2010
生药学
北大世佳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马致洁
2007
2010
生药学
北京302医院读博
张志伟
2007
2010
生药学
北京振东光明药物研究院
任子瑜
2007
2010
生药学
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窦春艳
2007
2010
生药学
刘晓节
2008
2011
生药学
国外留学
郑兴宇
2008
2011
生药学
上海
刘伟
2008
2011
生药学
上海
孙晋鹏
2008
2011
药物化学
山西省食品药品检验所
   
   
   
   
   
   
   
   
   
   
   
   
   
   
   
三、中医药现代研究中心从建立之初到发展至今的点滴体会与思路  
1.   优秀人才的引进,良好学术交流体系的建立  
应继续并逐步加大博士人才的引进力度,尤其是山西大学校外的博士人才引进,这样才能更充分利用不同院校间的人文交流及不同学科间的学术交叉(我中心引进的青年博士均于第二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的资助)。同时,应广泛地与国内的知名大学及兄弟院校进行定期的学术交流活动,并聘请国内外的知名同行专家及教授担任中心的学术委员会委员。定期与国外(荷兰)实验室交流代谢组学的相关技术及资源共享。  
2.   研究方向定位准确  
目前中医药现代研究中心的主要研究方向有两方面,分别是山西道地药材的质量控制研究和传统中药复方的现代研究。由于有关道地药材的质量控制研究属于应用基础研究,该研究成果能更好地服务于山西的地方经济,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而有关传统中药复方的现代研究,是基于传统的经典古方、明方的基础上,引用现代技术进行的二次开发,既保留了经典古方的良好的药效作用,又对传统剂型及作用机理等进行了科学阐释,有非常好的市场应用前景及巨大的科学意义。上述两个研究方向,均得到了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及山西省教育厅、财政厅等部门的资金资助。(见附件)  
3.   人性化管理制度的设立  
在积极响应山西大学鼓励科学研究的号召下,为充分调动中医药现代研究中心的青年教师及广大同学们的科研热情,我中心先后对管理制度进行了多次的修改。比如在科研论文的投稿方面设立了“投稿论文登记表”,从源头上消除了学术行为不端等弄虚作假的可能性。在文章的成果方面,加大了对发表   SCI   文章的奖励程度及范围。此外,还对实验室所属的各种仪器进行使用前预约,使用过程中登记,使用后清洁等一系列详细的制度,从而培养学生们良好的科学研究素养。  
4.   各种学术交流活动的长期开展  
课题组每周都定期组织学生及青年教师进行工作汇报及文献汇报。  
每年都定期选派课题组的部分青年教师及研究生,参加“中国药学会”、“中国药理学会”、“中国植物学会”、“中国化学会”、中国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等组织与机构举办的与中药学相关的各种学术会议;此外,还参加其他地方兄弟院校举办的有关中医药专业的学术研讨会等。  
5.   中医药现代研究中心中心网站建设  
为充分调动同学们的主观能动性,我们设立了中心的网页,及时地把我中心的各种学术交流活动、最新的科研成果、学生们组织的各种活动等都更新在网页上,既加强了同学们的主人翁意识,又起到了在山西大学校内及兄弟院校之间的交流及宣传作用。  
中心网站网址:   http://zyyzx.sxu.edu.cn/index.htm  

 

附件:中心的人才引进、所获的各类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国家级专利、建立的质量标准、发表的各种学术论文、发表的著作    
1.        人才引进  
  1   )新引进的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  
姓名
毕业院校
引入
时间
专业方向
所获国家自然基金的项目名称
金额
/万
李震宇
中国科学院 上海药物研究所
2008年
药物化学
基于代谢组学的药用植物款冬的化学与药理研究
22
周玉枝
沈阳药科大学
2008年
天然药物化学
逍遥散抗抑郁作用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20
高晓霞
沈阳药科大学
2009年
药物分析学
逍遥散抗抑郁有效部位的药动学-药效学相关性研究
18
田俊生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10年
中药药理
基于cAMP-PKA-CREB-BDNF信号转导通路的逍遥散抗抑郁有效部位作用机制研究
20
张福生
北京协和医学院 药用植物研究所
2010              
生药学      
基于代谢组学及高通量测序技术筛选远志差异活性成分与皂苷合成关键酶基因
22
  2   )中心聘请的学术委员会成员  
姓名      
职称      
工作单位         /         职务      
备注      
杜冠华
教授
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副所长
2006年被山西省聘为山西省高级专家
高月
教授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所
 
徐宏喜
教授
中国香港赛马会中药研究院副总裁
 
秦路平
教授
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生药学教究室主任
 
李卫民
教授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制药工程教研室主任
 
李先荣
教授
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副院长
 
武滨
教授
山西医药集团 总经理助理、经济运行处处长
 
  3   )校内外保持长期合作的教师  
姓名      
毕业院校      
专业方向      
职称      
孙海峰
山西大学
生化与分子生物学
副教授
张晓琴
华东师范大学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副教授
郭小青
山西医科大学
药学
高级工程师
2.        科研项目  
项目名称      
项目类型      
起止时间      
经费      
/              
主持人      
连翘无性繁殖材料的质量标准研究和基于ISSR DNA分子标记技术的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子课题
2013.01-2015.12
10
秦雪梅
从逍遥散古方中研发抗抑郁现代中药
国家国际科技合作计划
2012.01-2015.01
280
秦雪梅
复方柴归抗郁组分新药候选药物研究
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
2012.01-2015.12
130
秦雪梅
逍遥散抗抑郁疗效生物标志物分析及机理研究(8117336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12.01-2015.12
62
秦雪梅
基于 cAMP-PKA-CREB-BDNF信号转导通路的逍遥散抗抑郁有效部位作用机制研究(8110283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12.01-2014.12
20
田俊生
基于代谢组学及高通量测序技术筛选远志差异活性成分与皂苷合成关键酶基因(3110024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12.01-2014.12
22
张福生
基于代谢组学的柴胡种质资源功效评价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11.01-2013.12
33
秦雪梅
华北地区黄芪规范化种植基地优化升级及系列化产品综合开发研究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
2011.01-2014.12
15
秦雪梅
逍遥散抗抑郁有效部位的药动学-药效学相关性研究(8100168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11.01-2013.12
18
高晓霞
逍遥散抗抑郁有效部位的药动学-药效学相关性研究
山西省自然科学青年基金
2011.01-2013.12
5
高晓霞
柴胡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科技部子课题
2011.01-2012.12
10
张福生
地方药材标准升级—驴皮、恒山黄芪、绿豆皮
山西省药检所
2011.11-2012.6
11.6
秦雪梅
基于代谢组学的药用植物款冬的化学与药理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
2010.01-2012.12
22
李震宇
北黄芪及其系列产品质量标准研究
山西省科技厅
2010.01-2012. 12
20
秦雪梅
基于代谢组学的药用植物款冬的化学与药理研究(3090011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10.01-2012.12
22
李震宇
逍遥散抗抑郁作用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3090196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10.01-2012.12
20
周玉枝
山西道地药材中皂苷类成分质量控制新方法研究(2008081043)
省科技厅国际科技合作
2010.01-2011.12
20
李震宇
逍遥散抗抑郁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山西省自然科学青年基金
2010.01-2012.12
10
周玉枝
中荷合作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的山西道地中药材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山西省国际合作项目
2010-4-2011.12
10
李震宇
山西省大型科学仪器升级改造
省科技厅
2010.06-2012.06
20
秦雪梅
山西道地药材中皂苷类成分质量控制新方法研究(09121003)
市科技局明星项目
2009.07-2010-12
10
秦雪梅
逍遥散抗抑郁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省教育厅拔尖人才
2008.07-2011.06
20
秦雪梅
抗抑郁现代中药的研发
省人事厅人才引进
2008.1-2010.12
20
杜冠华
逍遥散抗应激性抑郁症作用机制的代谢组学研究(3077275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08.1-2010.12
30
秦雪梅
应用代谢组学技术从逍遥散类方中筛选抗抑郁新药(20073726)
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
2007.06-2011.06
186
秦雪梅
基于代谢组学的柴胡质量控制研究(3071010309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
2007.12-2008.06
1.6
秦雪梅
北柴胡药材种植资源遗传分析(3057017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06.01-2008.12
26
秦雪梅
中药现代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山西中药质量标准研究平台建设(2005091016-0502 )
省科技条件平台项目
2005.05-2007.12
60
秦雪梅
山西优势中药材质量评价与产地适宜性研究(052018)
省科技攻关
2005.09-2007.12
15
秦雪梅
山西栽培柴胡种质鉴定与药材质量相关性研究(20051085)
省自然基金
2005.05-2007.12
5
秦雪梅
山西地产中药材饮片炮制工艺及标准研究(042033)
省科技攻关
2004.01-2006.12
18
秦雪梅
山西省中药材GAP生产基地建设对策研究(041018-1)
省软科学
2004.01-2005.12
2
秦雪梅
中草药总提取物制剂的现代制备工艺及中试研究(031126)
省科技攻关
2003.01-2006.12
10
秦雪梅
山西省药品技术标准科技服务体系建设(031031)
省科技成果推广计划
2003.01-2004.12
8
秦雪梅
3.        已获准的各种专利  
级别      
类别      
专利名称      
批准年月      
专利证号      
国内发明专利      
发明      
一种炎琥宁氯化钠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      
2011-05      
781582      
玉屏风咀嚼片及其制备方法      
2010-11      
697260      
一种黄芩苷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2008-02      
377946      
一种葡萄汁饮料及其生产方法      
2006-11      
292477      
国内实用新型专利      
实用新型      
一种提取器      
2008-01      
1003190      
一种中药材连续提取器      
2008-01      
1003189      
一种滴丸制备器      
2008-02      
1023190      
4.        应用研究—药品质量标准的建立  
标准名称      
生产企业      
批复部门      
消咳喘片      
山西付山药业有限公司      
国家药检局      
三鞭胶囊      
山西付山药业有限公司      
国家药检局      
复肝能胶囊      
山西侯马中药厂      
国家药检局      
龙鹿丸      
山西侯马中药厂      
国家药检局      
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      
医达维科医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国家药检局      
贞芪扶正颗粒      
山西万荣三九药业有限公司      
国家药检局      
细辛脑注射液      
西安安健药业有限公司      
国家药检局      
祛腐二香栓      
太原中药厂      
国家药检局      
桂枝茯苓丸      
山西临汾中药厂      
国家药检局      
茸蓉口服液      
山西太行药业有限公司      
国家药检局      
芪丹通脉片      
山西太行药业有限公司      
国家药检局      
九峰香菊药材质量标准      
山西丰源药业有限公司      
山西省药检局      
参术益智解痉颗粒      
山西省脑瘫康复医院      
山西省药检局      
5.        已发表的科研论文(部分)  
1)          Zhen-Yu Li, Xing-Yu Zheng, Xiao-Xia Gao, Yu-Zhi Zhou, Hai-Feng Sun, Li-Zeng Zhang, Xiao-Qing Guo, Guan-Hua Du, Xue-Mei Qin*.   Study of plasma metabolic profiling and biomarkers of 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 rats based on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Rapid Commun. Mass Spectrom. 2010; 24: 3539-3546.  
2)          Yuntao Dai, Zhenyu Li, Liming Xue, Chunyan Dou, Yuzhi Zhou, Lizeng Zhang, Xuemei Qin*   .   Metabolomics study on the anti-depression effect of xiaoyaosan on rat model of 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J]   . 2010, 128: 482-489.  
3)          Qin XM*, Dai YT, Zhang LZ, Guo XQ, Shao HX   .   Discrimination of three medicinal materials from the Citrus genus by HPLC fingerprint coupled with two complementary software [J].   Phytochemical Analysis. 2009,   20 (4): 307-313.  
4)          Sun Hai-feng, Xie Dao-sheng,   Wu Bin, Qin Xue-mei*, et al.   The Study on the Relevance Between Beany Flavor and Main Bioactive Components   in   Radix Astragali   [J].   J Agric Food Chem. 2010,   58: 5568-5573.    
5)          Xie Dao-sheng, Wu Bin, Qin Xue-mei*, et al.   Correlation Study of Beany Flavor on its Quality in Radix Astragali—Extraction and characteristic study of Lipoxygenase in Radix Astragali   [J].   Mode Tradit Chin Med Mater Med. 2009, 11(3): 91   -96.  
6)          赵艮贵   ,   秦雪梅   ,     .   柴胡栽培种的   RAPD     AFLP   遗传关系研究   .   中草药   . 2010, 41(1): 113-117.  
7)          刘焕蓉   ,   秦雪梅   ,   王利平   ,   王虹   .   玉屏风配伍剂量变化与有效成分的相关性研究   .   中草药   . 2009, 40 (12): 1922-1924.  
8)          马致洁   ,   秦雪梅   ,     .   不同款冬花药材中槲皮素和山柰素的定量分析及   HPLC   指纹图谱研究   .   中草药   2009,   40   (   8   ):   1305-1308.  
9)          张志伟   ,   秦雪梅   ,     .   不同产地款冬花中款冬酮的测定   .   中草药   40   (     ):   284-286.  
10)      薛黎明   ,   秦雪梅   ,   郭小青   ,   张丽增   .   山西芮城引种白菊花中主要有效成分的比较研究   .   中草药   ,   2007   ,   38   (   5   ):   751-754   .  
11)      秦雪梅   ,     .   益母草中阿魏酸的色谱鉴别   .   中草药   2001, 32 (5)   :   447-448.  
12)      秦雪梅   ,     .   不同商品规格三七药材的质量研究   .   中草药   . 1999, 30 (3)   :   222-223.  
13)      李媛媛   ,   秦雪梅   ,   王玉庆   ,   岳建英   ,   郝建平   .   柱前衍生化法评价不同品种和产地柴胡药材和饮片的质量   .   中国中药杂志   ,   2008   ,   33   (   3   ):   237-240.  
14)      王爱娜   ,   秦雪梅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党参中苍术内脂的含量   .   中国药学杂   . 2005, 40 (18):1436-1437.  
15)      代云桃   ,   金高娃   ,   秦雪梅   ,   薛兴亚   ,   章飞芳   ,   梁鑫淼   .   五味子提取物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的优化   .   色谱   . 2009, 27 (4): 442-446.  
6.        已出版的著作  
中药质量控制新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M].   主编:秦雪梅,李震宇   .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北京:   2011, 8  
7.        国内外学术交流  
近五年,课题组参加过的学术会议中有代表性的会议举例如下:  
年度      
学术会议名称      
2011              
中国药理学会第十一次全国学术大会      
2011              
中药和天然药物学术研讨会”、“中日韩生药学学术研讨会      
2011              
          第三届定量药理学与新药评价国际会议      
2011              
          中国工程科技论坛第         128                 --         实验动物与生命科学研究      
2010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学术年会      
2009              
第十届全国中药和天然药物学术研讨会      
2009              
中国药理学会第十次全国学术会议      
2007              
the 11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PHYTOPHARM-2007      
2007              
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药学)      
2006              
第六届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      
2006              
第一届“系统生物医学上海论坛”代谢组学与中医药国际化研讨会      
8.   中心实验室平台建设  
  1   )现有占地面积  
      实验室现有   3   间实验室,   2   间教师办公室和   1   间学生自习室,共有占地面积约   400 M2   (科技楼   8   楼一层)。  
  2   )现有的仪器设备  
中心拥有高效液相色谱仪   2     (HPLC-UV     waters     HPLC-UV/ELSD   ,依利特   )     PCR   仪(   BIO-RAD   )、紫外分光光度仪   (UV)   、生化培养箱、高速离心机   (   低温、室温   )   、紫外分析仪等仪器设备。  
另依托山西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化学化工学院等平台,可共享超导核磁仪   (NMR)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GC-MS)   、红外分析仪   (IR)   、智能药物溶出仪、药物崩解仪、动物机能实验系统等大型仪器设备,为中医药现代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条件支持。  
  3   )新近购置的仪器及设备  
超高效液相色谱仪   1   台(   UPLC-PDA     waters   )。  




版权所有 山西大学中医药现代研究中心
办公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坞城路92号山西大学科技楼八层 电话0351-7011202,7018379 传真:0351-7018379 邮编:03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