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
(2020年)
一、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
1.培养特色
中药学硕士专业依托于山西大学中医药现代研究中心,立足于山西地方优势资源,围绕道地药材、中成药及经典名方等,针对其所存在的科学问题和技术瓶颈,开展资源评价与开发利用、质量标准研究、新产品研发与中成药二次开发等相关研究,不断探索区域特色的产学研深层合作新模式,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针对山西省转型发展的需求和医药领域薄弱的现状,培养中药学综合性专业人才成为本专业学位的定位。
中药学专业培养方向以人类重大健康问题为导向,面向中药现代化研究前沿,围绕抑郁症、癌症、衰老、炎症相关疾病等健康问题,以“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模式开展中医药的现代科学研究,旨在突破中医药发展困境,一方面丰富中药的现代化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借助产学研促进中医药的现代化应用,推进中医药现代化进程,为推动我国中医药振兴发展事业贡献力量。
2.师资队伍
本专业现有教师24人,其中专任教师16人、校外特聘1人、校内合作教师7人,教授7人、副教授12人,博导6人、硕导20人;山西省高等学校青年学术带头人1人、山西省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1人、山西省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中心主任秦雪梅教授获得“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建设十周年”先进个人、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山西省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山西省新兴产业领军人才等多个人才称号。中心教师博士学位率达到近100%,8人具有海外留学交流经历,平均年龄不超过40岁,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年富力强的的教师队伍和高层次的学术研究梯队,为中药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了保障。
科学研究、教学科研支撑条件等。
目前建有山西省振东制药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山西省中医药代谢组学国际合作研究联合实验室;建立了山西振东药业、亚宝药业、华元医药、浑源黄芪种植基地、陵川党参、武乡苦参等中药材种植基地与初加工厂等产学研联合实践基地。与山西省食品药品检定所、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山西医药与生命科学研究院等机构建立了人才培养与科研合作关系。中心搭建了山西省中药材规范化生产与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地产中药功效物质研究与利用山西省重点实验室、中药材品质评控与资源利用山西省科技创新团队、山西省药材资源研究与药物研发重点科技创新平台、山西省“1331 工程”晋药材品质评控与资源利用创新团队等多个研究平台,拥有细胞培养室、分子生物学研究室、中药质控室、中药分析室、中药工艺室、分析仪器室等多个实验室,拥有质谱仪、高相液相仪、酶标仪、荧光显微镜、凝胶成像仪、western blot系统等价值千万元的大小仪器设备。这些不仅为药物研发工作提供了先进的技术平台,而且极大促进了研究型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升。同时,2020年度中心有4位教师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其中3项为面上基金项目,1项为青年基金项目。
二、2020年建设取得的成绩
1.制度建设
健全了学校-院(所、中心)-专业学位点管理中心两级机构,在中药学专业学位管理方面中心有专人负责不同环节管理工作;有专职研究生秘书进行日常管理及服务工作,学科点设有兼职的学科点秘书提供具体培养环节指导和服务,严格按照学校关于专业学位的系列管理制度及流程进行中药学高层次专业人才培养。同时中心主任秦雪梅教授组织中心全体教师学习学校关于“2020年山西大学暑期战略研讨会”的会议精神,包括“本科教育的现状思考与改革设想”、“新时代学科发展和研究生教育”、“科学技术、人文社科研究发展战略”以及“师资队伍建设与人事制度改革的思考”四个议题,完善中心各项制度建设,紧跟学校建设“双一流”政策方向。
2.师德师风建设
“教师是教育之本,师德是教师之本”,师德师风建设是本学科培育教师成长的首要任务,紧跟党的教育方针,不断夯实理论基础,时刻牢记“我们是谁的队伍”“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教育初心。
2020年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了党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等 系列文件,全面加强新时期师德师风建设;及时组织全体教师学习道德楷模事迹,切身感悟党的初心,增强时代使命感,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同时建立长效评价机制,健全学术风气,以《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 《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等文件为指引,在《山西大学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手册》的基础上,制定了中药学学科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评价机制。
本年度“双带头人”秦雪梅组织开展全体教师师德、师风、作风专题讨论会,强调日常行为规范、学术风气,签订《教师师德承诺书》;年末则以年度考评、学生问卷调查等形式,对教师进行师德师风考核。对于违反纪律及差评教师,在年度考核、职称评定、出国访学等资格认定中实行一票否决制,形成“人人监督、监督人人”的长效监督机制。同时挖掘典型事迹,引领教师主动把“师德为上”的要求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追求。以本学科德技双馨的秦雪梅、张立伟等教授作为典型,他们不仅以“柴归颗粒”、“山西药茶”等新品研制为中药现代化和山西经济转型做出突出贡献,而且也是良好师德师风的引领者。
3.研究生招生
本专业生源来源于全国各地高校的医药相关专业,其中近 50%来源于中医药大学,近 10%来源于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利于中药学的多学缘结构的交叉融合。在中药学专业学位招生中,有重点、有选择的开展宣传工作,重点吸引具有一定专业学习背景的优质生源;规范考试命题管理和考试程序,完善招生指标分配机制,确保了培养规模和质量,2020年度由于疫情影响,中心严格按照教育部及学校相关要求,成功开展线上复试工作,共招收中药学硕士招生35人。
研究生培养
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开展新生主题教育,围绕思想引领、入党启蒙、开学第一课、疫情常态化防控、心理知识讲座、文体活动素质拓展、学术研究报告会、就业服务指导、实验室安全教育等方面开展主题教育多次,帮助全体研究生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有序开展科学研究和校园文化活动,全面提升学院研究生综合素质能力。
在研究生教学情况方面,2020年度在学生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和校党委的具体要求,始终把做好疫情防控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克服疫情影响保质保量完成了2020届毕业生提前返校隔离和行李打包寄送工作。同时,落实对2018、2019级研究生管理“网格化”工作要求,以疫情防控常态化保证研究生科研和学生管理正常化,2020年,所带学生无疫情防控突发事件发生,并且正常完成线上及线下授课,圆满完成2020年度课程教学计划。
在学术交流及实践活动开展方面,本专业开展走进“中华中药活化石”企业广誉远,探访老字号企业“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发展道路活动,媒体首站莅临山西大学广誉远药物研究院,采访了中心主任秦雪梅教授,并听取“中医药抗疫文化之旅”的报告;中心师生代表参加了“2020全国中药合理应用与健康产品研发高峰论坛”、“第五届肾病中药发展研究大会暨2020年京津冀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年会”、“全国首届前沿交叉学科论坛暨全国首届前沿交叉研究院联席会”、“2020年山西省科协年会”等会议。全体学生现场聆听杜冠华教授报告会—《生物医药与健康科技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刘昌孝院士线上报告《基于中药质量标志物的中药经典名方研究开发》。同时10月初校党委书记王仰麟深入中医药现代研究中心研导工作,指导成立山西大学生物医药与大健康研究院,并且同光电研究所举行学术交流会,与彭堃墀院士、谢常德教授、张宽收教授进行交叉学科交流讨论。双方一致认为应用光学技术解决生命科学中的问题将成为学科交叉融合的典范。
在论文质量方面,中心2篇论文被评为年度F5000论文,成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这两篇文章分别为《多效中药定向药效成分研究策略》、《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款冬花止咳化痰活性成分靶点探究》,同时中心全体2020届中学校硕士学位毕业生论文全部发表,发表多篇CSI、中文核心文章以及专利。
在学风建设方面,学术导师作为研究生第一责任人,负责研究生的全面指导工作,指导并督促研究生的研究项目实施和论文研究工作。行业导师负责指导研究生的实践环节,结合实际进行论文选题,创造条件指导研究生完成学位论文研究工作,同时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2人,学业奖学金基本达到全覆盖。
研究生就业发展
2020年25名毕业生顺利毕业,其中20名同学签订就业协议,4名毕业生成功考取中央民族大学(齐彦爽)、中国药科大学(张王宁)、上海中医药大学(乔玉琪)、江南大学(许文倩)的博士研究生。工作单位主要分布在医院在及医疗机构、制药及药品经营企业、药品检验部门、药品管理部门、科研单位及医药院校等从事研发开发、中药检测、质量控制、生产管理和药品营销等方面的工作。
社会服务
2020年度,中药学学科足于山西地方优势资源,围绕道地药材、中成药及经典名方等,开展了一系列社会性服务工作,例如秦雪梅教授、李震宇教授等就“大同市2019年中药材产业崛起工程项目”进行进展汇报恒广北芪精准扶贫专项项目的实施,以黄芪种植基地建设为切入点,整合大学与研究院所的科技资源,通过龙头企业引领,有效促进了黄芪种植产业的发展,带动农户脱贫致富;参加“2020中国道地药材县域产业发展大会”,秦雪梅教授被聘为顾问、山西恒山黄芪研究院院长;参加“野生黄芪”生态原产地保育与高质量发展研讨会”,秦雪梅教授做“恒山黄芪优质特征与高效益发展思考”的主题汇报,促进黄芪与文化旅游和健康养生的融合,对提升山西道地药材——“恒山黄芪”的知名度和增强国际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周玉枝教授赴山西省运城市、临汾市落实黄芩叶材料进行调研,开展黄芩药茶的基础性研究;高晓霞教授同山西广誉远公司广泛开展山西名中成药龟龄集、定坤丹等药物的二次开发利用,取得企业的高度赞赏,对推动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心“中药材品质评控与资源利用科技创新团队”获2020“创响山西”十大创新创业团队奖;秦雪梅教授的研发产品“柴归颗粒中药制剂”获2020“创响山西”最具投资价值产品(项目)奖;在第六届山西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千古解郁第一方——逍遥散之星‘柴归颗粒’”项目获高教主赛道金奖;秦雪梅教授第六届山西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在张立伟教授的带领下唐建开同学的项目:连翘叶茶:科技致富香惠万家在创业比赛中获奖。
二、学位点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综合性大学中与学术学位相比,其知晓度相对有待提高,同时学校对中药学业对专业学位的宣传力度不够;在学科制度建设方面还存不完善的问题;2020年度受疫情影响,学生开展相关实践活动减少;同时缺乏高层次人才引进。
四、2021年学位授权点建设计划
本专业学位点在2021年度开通过调整课程设置、培养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和中医药科研思维等,推动中药学发展进程。开展前瞻性、战略性的应用基础研究的同时,紧紧围绕山西省区域特色中药研发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通过搜集行业发展实际问题,凝练形成课题,研究成果利于转化应用,形成“区域特色和面向行业”的学科特色优势。立足于前沿研究,深入企业生产、研发、科研等行业内部,搜集实际问题,凝练行业瓶颈问题,拓展研究生课题资源,通过产学研合作模式拓展研究生培养资源。
课题进行过程中,注重与校外资源进行联合实践教学,如岗位培训实习和学位论文实践相结合,学生被分派到与自身研究领域相关的企业或科研院所,实现校内外软硬件培养资源的有机整合。提高校外导师协同指导作用,加强与校外导师对学生的指导工作,坚持“分类培养、双导师制培养、产学研结合”,通过选题-开题-中期-毕业各环节严格把控,实施“面向行业和职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高水平人才,紧跟国家政策发展,努力提高中药学学科的建设水平,为山西大学创建“双一流”贡献力量。
版权所有 山西大学中医药现代研究中心
办公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坞城路92号山西大学科技楼八层 电话0351-7011202,7018379 传真:0351-7018379 邮编:03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