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瑰宝,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从春秋战国始,中医药作为中国古代的唯一的医学肩负着救死扶伤大任,直至今日,中医药仍然是中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主要理论依据是什么,其内容有什么,物质基础是哪些,治病机理又是怎样的,“中医药与健康”将为了一一作答,带领你进入中医药传奇的世界。
“中医药与健康”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研究中医药基本理论及应用、药物组成分析、作用机理、给药方式、质量控制、新药研发与生产、安全性与有效性评价等相关理论和技术方法的一门新型学科。本学科的设立主要以培养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胜任中医理论创新、中医药养生、中药新药研发、中药生产、质量评价和控制和提供优质临床药学服务等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的专门人才。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中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其相关的药学、中医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能从事健康管理、中药生产、经营、科研、教学等方面工作,且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的中医药复合型人才。
二、毕业要求
毕业生应在规定年限内修满规定学分并获得以下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掌握中医基础理论和常用中药的药性、功效、配伍、主治和用药禁忌、用药方法、常用剂量;掌握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和结构鉴定的基本原理和技能;掌握中药质量鉴定分析的基础理论与技能;掌握中药药理与毒理学的基本理论与实验技能;
2) 了解中药学科的学术发展动态、掌握中药学有关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和综述的基本方法;并具有较好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具备应用计算机网络平台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中药文献阅读、分析归纳和应用的能力,并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3) 具有一定传统中医药理论和技能的基本素质和继承思维,又具有交叉学科背景下的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思维。
三、招生对象与条件
面向全校各专业中修业年限内学有余力的在籍本科生(大二或大三年级),主修专业无不及格课程。
四、学分与证书
本课程推荐学制为2年。学生在校期间修读本微专业培养方案的课程,达到16学分修读要求后,可授予山西大学应用“中医药与健康”微专业证书。
五、课程设置
中医药与健康微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度计划表
课程名称 | 学分 | 总学时 | 学时分 配 |
考核 方式 |
开课单位 | 开课学期 | |
理论 |
实践 |
||||||
《中医药基础》 | 3 |
48 |
40 |
8 |
笔试 |
中医药现代研究中心 |
1-1 |
《中医美容与养生》 | 3 |
48 |
48 |
0 |
笔试 |
中医药现代研究中心 |
1-1 |
《中医诊断与方剂应用》 | 3 |
48 |
40 |
8 |
笔试 |
中医药现代研究中心 |
1-2 |
《中药化学与分析》 | 3 |
48 |
40 |
8 |
笔试 |
中医药现代研究中心 |
1-2 |
《中药炮制与制剂》 | 2 |
32 |
24 |
8 |
笔试 |
中医药现代研究中心 |
2-1 |
《中药药理学》 | 2 |
32 |
24 |
8 |
笔试 |
中医药现代研究中心 |
2-1 |
合计 | 16 |
256 |
216 |
40 |
- |
六、课程简介
对本微专业拟开设的课程进行简要介绍,包括课程主要内容、课程教学设计等,每门课300字以内。
序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简介 |
1 |
《中医药基础》 |
中医学是一门关乎生命质量(保健、养生)和生命安全(防病、治病)的学科,而中药作为中医的主要的治疗手段。中药不仅仅作为药物被使用,其中很大一部分作为食材成为“百味中国”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故有药食同源一说。《中医药基础》是一个没有“围墙”的中医学习,知病治病。我们认为每一个家庭,至少应该有一个人学习中医知识,认识中药极其功效,建立系统的中医思维,为家人健康保驾护航。 中医药的基础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它主要包括阴阳、五行、运气、藏象、经络等学说,对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治法、预防、养生等内容进行延申,以及通过对中药的认知背景与发展、中药的性能、中药的作用与功效、影响中药的作用等内容的学习,使学习者掌握中药基础理论和代表常用中药的性能特点、功效及临床应用等相关知识要素。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你可以系统的认识到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全貌。 |
2 |
《中医诊断与方剂应用》 |
在长期的医疗实践活动中,历代医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完整的诊治体系。中医所具有的独特诊断与治疗方法与对人体生命活动状态的认识,自古至今,一直在临床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并对国外医学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中医诊断与治疗方剂应用》这门课程一方面论述中医诊断疾病,辨别证候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另一方面阐明和研究方剂配伍及临床运用。该课程是由基础医学引申到临床医学的桥梁,具有基础理论密切结合临床实践的特点,是中医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将领略自春秋战国起的中医理论经典著作《黄帝内经》等瑰宝的魅力,并在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的同时,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做好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
3 |
《中医美容与养生》 |
中医美容养生历史悠久,“三分治病七分养”是其主旨。瘦肉能“丰肌体,泽皮毛”,鸡蛋能“去黑干皮疱,令人悦色”,黄豆能“容颜红白,永不憔悴”,…… 真正的美容养生不在医院,而是自己;真正的灵丹妙药不在药房,而是自我调节机能。那么面对养颜、护肤、疾病、衰老、死亡等,如何从我做起?本课程将从中医“美容”与“养生”两个部分带领大家领略中医的奥秘。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历史源流、基础理论、美容养生方法(精神、社交、饮食、雅趣、沐浴、导引、慢病调养等)等中医美容养生常识,将有助于同学们及家人在生活中采取有效的美容养生保健措施,使生命活动协调、和谐、有序进行,全面构筑预防疾病的防线,增强体质,悦人容颜,延年益寿,实现“形”美“神”亦美。
|
4 |
《中药炮制与制剂》 |
汤者荡也,去大病之用,丸者缓也,舒缓而治之也”。中药药剂学诞生于商汤时期,集古时医者智慧之大成。从传统的丸散膏丹,到现代的片剂、软膏、注射剂、气雾剂,剂型选择对于中医药疗效的发挥至关重要!你曾好奇于传统剂型的神秘面纱吗?你想揭秘现代剂型的制备工艺吗?让我们一起走进《中药炮制与制剂》!本课程将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解析传统及现代中药剂型的科学内涵。课程内容包括中药剂型特点、剂型制备及剂型评价,涉及口服液、注射剂、散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丸剂(水丸、蜜丸、滴丸)膏剂及栓剂等多种剂型。。走进《中药炮制与制剂》,在中药制造的空间探索传统制药的机理、现代制药的神奇和未来制药的趋势!
|
5 |
《中药分析与化学》 |
屠呦呦教授因为从青蒿中发现了可以用于治疗疟疾的青蒿素,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从而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中国科学家。你想知道青蒿素长什么样吗?你想知道中药质量是如何控制的吗?中药化学与分析这门课程会告诉你答案。中药化学与分析是结合中医药基本理论和临床用药经验,运用化学、分析及其他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研究中药化学成分及其分析的一门应用学科。该课程主要介绍中药中化学成分的结构、性质、鉴定及药理作用,并研究中药质量评价方法与标准的综合性学科。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中药化学与分析这门课程,一起探索中药治疗疾病的奥妙之处吧! |
6 |
《中药药理学》 |
你想知道中药为什么能治病,其神奇功效是如何产生的吗?《中药药理学》课程将为你揭开神秘面纱,带你运用现代科学方法解析中药的药理作用和作用机理,探索中药与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及规律。本课程是职业中药师考试的必考课程,也是中药学相关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主干课程。本课程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讲述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中药药理作用的特点、常用单味中药和复方的主要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中药药理研究思路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熟悉中药药理作用的物质基础和机制,为从事生命科学、基础医学、药物研究以及中医药有关健康产品开发相关职业垫定坚实基础。 |
版权所有 山西大学中医药现代研究中心
办公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坞城路92号山西大学科技楼八层 电话0351-7011202,7018379 传真:0351-7018379 邮编:030006